close

  中新網濟南2月13日電 (楊曉衛)“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,永不老去”。為破除城鎮化“千城一面”“千村一面”怪圈,山東從2014年起在全省實施“鄉村記憶工程”,留住齊魯特色鄉愁,傳承地方歷史文化命脈。
  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13日在山東濟南舉辦“鄉村記憶工程”有關情況新聞發佈會。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主任王世農主持發佈會。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王紅勇,山東省文化廳副廳長、山東省文物局局長謝治秀出席發佈會介紹“鄉村記憶工程”實施情況。
  “‘鄉村記憶工程’是‘記得住鄉愁’、‘留得鄉情’的載體工程。其顯而易見的效果就是保住地方歷史傳承下來的文化命脈。”山東省文物局局長謝治秀介紹說,“一方水土養一方人,風景多有共通之處,但文化卻獨一無二。以鄉土建築為例,海草房代表了膠東半島;土樓是福建的特色;而窯洞則是陝北的代言。隨著歷史傳承、承載著地方文化的標誌性符號,一旦被破壞,就無法彌補。‘鄉村記憶工程’在現有鄉村層面,撤村並社區和城鎮都有因地制宜的具體規劃。”
  謝治秀表示,‘鄉村記憶工程’的重點,是根據不同地區傳統文化資源情況及現實條件,在文化遺產和傳統鄉土建築富集、保存基礎條件較好、文化底蘊深厚的鄉村和社區,因地制宜,不建設新的場館,尊重和保持農村文化的現狀,充分利用當地現有的設施,建設民俗生態博物館、社區博物館、鄉村博物館,收集和展覽富有地域特色、活態文化特色和集體記憶的文化遺產,包括鄉土建築、街區遺產、農業遺產、農業生產勞作工藝、服飾、民間風俗禮儀、節慶習俗等,實現對文化遺產的整體性和真實性保護。
  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王紅勇認為,齊魯文化歷史悠久、內涵豐富,在不同地域間有著風格迥異、豐富多樣的生活傳統、勞作傳承、民間習俗、宗教信仰、建築風格等,鄉土傳統文化遺產的存量豐富,保護傳承意義重大。實施“鄉村記憶工程”,是保護齊魯傳統文化遺產模式的創新嘗試。
  據瞭解,“鄉村記憶工程”由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,山東省文物局、旅游局、文化廳等九部門共同謀劃。到2014年底,山東將初步建設完成20個左右“鄉村記憶工程”試點單位。(完)  (原標題:山東啟動“鄉村記憶工程” 留住齊魯特色鄉愁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h92zhfob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